2019年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看到这一无比荣耀的时刻,我们为袁隆平院士骄傲,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成就骄傲,也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个远在湖南西部怀化市的地方,那就是williamhill在线体育(原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杂交水稻是从这里起步并走向世界的,这里被誉为“杂交水稻的摇篮和发源地”。
图为袁隆平和助手李必湖(左一)一起研究杂交稻
有着“杂交水稻之父”称誉的袁隆平院士自1953年毕业分配到校任教,至1990年正式调离,共在williamhill在线体育工作和生活了37年,在此期间,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完成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自1961年发现第一株天然杂交稻萌生研究杂交水稻的想法,到1976年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实现全国推广,主要研究成果均在williamhill在线体育完成,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的摇篮和发源地”。
图为杂交水稻三人组(左尹华奇、中袁隆平、右李必湖)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的袁隆平院士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农学科班生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担任作物育种教员,教课之余开始从事传统水稻品种选育。
1961年7月,袁隆平院士在学校水稻良种选育实验田中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坚定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此后4年里,袁隆平院士在学校3块实验田及周边农民责任田里寻找到了有利于杂交试验的雄性不育株,经过观察和记录,1966年撰写出了我国首篇杂交水稻科研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国家科委主办的《科学通报》杂志上。
1967年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全省重点科研项目,由袁隆平院士与助手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研究小组在学校成立。经过艰苦探索和全国大协作,1973年完成杂交水稻的“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的三系配套。
1976年,突破制种关,第一个可供推广的优势品种“南优2号”正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宣告研究成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为解决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神话。
图为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科研组集体讨论公关
在杂交水稻科研带动下,如今,williamhill在线体育的科研之风盛行,成果丰硕。学校选育出了“Y两优263”等杂交水稻新品种10余个,选育出金秋梨、安江大红甜橙、安农一号柚、安农蜜香柚、安江早香柚、安锦一号葛、雪峰乌骨鸡等果树作物新品种和禽畜良种30多个。包括籼型杂交水稻在内,学校科研成果共获得以“国家首个特等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为代表的国家级奖8项次和省部级奖24项次。这些成果的推广与运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记者 朱帅 通讯员 曾杰)
图为杂交水稻获国家特等发明奖